首页 > 最新动态 > 【高校防艾】“西湖之畔,共启新程”——高校预防性传播疾病教育促进行动正式启动
最新动态
【高校防艾】“西湖之畔,共启新程”——高校预防性传播疾病教育促进行动正式启动
2025-04-022



“今天我们在此开启高校预防性传播疾病教育促进行动,不只关注艾滋病,而是关注艾滋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的疾病。通过行动旨在提高高校校医相关专业认识及科普技能,将宣传教育的专业性与针对性结合,把疾病预防知识真正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筑牢防控屏障,守护青年学生健康”。


32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美好青春我做主-高校预防性传播疾病教育促进行动”培训会上,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新伦在致辞中说到。



会上,该行动正式启动,杭州站培训随即拉开序幕。之后项目还将在全国其他9个城市举办系列培训会,通过邀请疾控、妇幼专家、高校校医共同交流如何加强高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扩大高校预防性传播疾病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促进青年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艾协会长蒋曦在致辞中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通过建立卫健、疾控、教育等部门联合的学校艾滋病防治会商机制、强化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组建校园防艾专家队伍、开展尿液自我检测等工作,全面推进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本次项目培训会在杭州召开,是中艾协对浙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关爱和支持,希望通过共同努力,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在主题报告环节,围绕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形势、传播危险因素、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首席专家韩孟杰带来了“高校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的主题报告。他强调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要继续加强部门协作,落实部门间疫情通报和会商机制,持续强化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切实有效的落实,注重培养健康个人责任意识,加强高校预防艾滋病的综合干预工作的深入开展。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迎华在报告中围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的意义、内涵、国际标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多个学校开展建设的示例详细讲解了健康学校的目标任务和进展。在提高全体学生健康素养的建议中,特别强调了推广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促进健康校园建设。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蒋健敏作“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因素与综合干预策略”主题报告。她介绍了针对青年学生疫情特点和传播途径采取的预防举措,特别是应用科技手段和多部门配合开展流行病学溯源调查的真实案例,让大家更直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风险和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劳力民以“男女共防,共筑HPV健康防线”为题,应用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介绍了HPV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健康危害,疫苗的预防作用等内容,并强调不论女性还是男性,需要共同关注和预防HPV感染。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陈芳从专业机构如何积极发挥技术支持作用的角度,重点围绕主要做法和成效两个方面,对杭州市疾控中心在支持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宣传、检测、暴露后预防等工作中给予的支持和指导展开介绍,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来自浙江工业大学团委组织部的柴怡彤副部长分享了在校园内开展艾滋病及性传播疾病宣传教育的经验,通过搭建平台、依托项目、深入学生,落实常规精品活动与主题特色活动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推动宣教活动深入开展。以“同伴小班”精细化课堂为核心的品牌活动在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项目二部主任曲美霞介绍了协会在面向高校青少年开展防艾宣传和干预所实施的一系列品牌项目。通过“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青春校园行,“高校防艾基金项目”、“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等项目的开展,提高了校园防艾志愿者专业素养和开展宣教活动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艾防知识和能力,助力营造关注健康、积极预防的校园氛围。





报告环节由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晓红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技术顾问胡虹分别主持。




来自浙江省16个市区疾控机构负责校园传染病防控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及50余所高校校医院、医务室、卫生所的校医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他们表示此次会议内容丰富、受益匪浅,之后会将所学应用于学校预防艾滋病及性传播疾病宣传教育的实践中,提高宣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守护高校青年学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