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凉山攻坚】从岭南到凉山:一个疾控人的昭觉支援手记
最新动态
【凉山攻坚】从岭南到凉山:一个疾控人的昭觉支援手记
2025-06-205

来源: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年初春,作为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疾控局选派的广东省对口技术支援凉山州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攻坚行动第八批技术支援专家团队队员之一,刘嘉荟带着专业使命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


昭觉县作为凉山州艾滋病防治重点区域,因地处高原、民族文化独特,面临着基层防控技术薄弱、双语宣传效率低等现实问题。此次广东援川行动,旨在通过技术输出与经验共享,助力昭觉构建本土化防治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等多病共防体系,为2030年终结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公共卫生威胁筑牢基层防线。

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支持下,这段跨越2000多公里的援川经历,既见证了疾控人的专业坚守,也收获了彝乡大地的温情回响。

图片

1

初抵高原:在攻坚前线感知防控痛点

昭觉县平均海拔2100米,作为凉山州易地搬迁集中区,存在流动人口多、多病共防基础薄弱的双重挑战。刘嘉荟抵达时发现,当地的多病共防实际工作中面临三大现实困境:基层检测技术操作以及检测流程有待完善、彝汉双语宣传材料依赖人工翻译导致制作效率较低、重点人群干预缺乏本地特色。


初到昭觉正值隆冬,高原寒风刺骨。刘嘉荟入住民宿时遭遇暖气故障,房东阿妈送来自家电暖炉:“你们从广东来帮我们,不能受冻。”这份质朴关怀让他迅速融入当地,也让他深刻体会到技术支援不仅是业务帮扶,更是在复杂防控环境中推进多病共防的持续探索。

2

技术赋能:用AI工具解决彝乡文案难题

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刘嘉荟发现当地同事在撰写彝汉双语宣传材料时遇到效率瓶颈。因此,他针对当地同事在公文撰写、宣传材料制作中的实际需求,制作了《生成式AI工具在疾控工作中的应用》培训课件。通过演示DeepSeek等工具在文案生成、数据可视化等场景的操作技巧,帮助15名业务骨干掌握智能化办公技能。县疾控中心艾防科地门主任感慨道:“这些工具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制作彝汉双语宣传手册时,AI 辅助翻译解决了语言转换的难题。”

3

宣传行动:让防艾知识触达重点场景

在求知目光中播撒健康种子


在昭觉县民族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当刘嘉荟展示“红丝带”动画时,台下彝族学生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在走访的11所中学里,他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实验室、触控教学屏等硬件设施和广东的同类学校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在互动环节,通过一系列的互动问答:“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吗?”“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激发了学生热烈抢答,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了青少年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车站广场织密多病防治网络


清晨的昭觉县汽车客运站广场上,刘嘉荟与昭觉县疾控中心的同事一同支起“四病同防”宣传展架,向来往群众递出印着彝汉双语的健康手册:“大姐,这是防治艾滋病、梅毒、丙肝和结核病的小知识,家里人都能看看。”现场面向群众的防艾小讲座让防艾知识随旅客走向四方。


图片


筑牢企业员工健康防线


在昭觉当地某企业的会议室里,刘嘉荟向80余名员工开展梅毒、丙肝防治讲座。“梅毒、丙肝都是可防可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在非正规场所拔牙、纹身、打耳洞时使用未消毒的工具,也可能造成交叉感染。”针对企业青年较多的特点,他在讲座上宣传了正确使用安全套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还通过动画演示了针具吸毒、共用剃须刀等高危行为风险,发放的宣传手册中特别标注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测联系电话。

图片
图片

暮色中的昭觉县城,路灯与彝家火塘的微光交相辉映。回望这段援川时光,那些在流调报告中度过的深夜、在校园宣讲时收获的掌声、在车站企业间传递的健康理念,都化作防艾路上的温暖注脚。正如县疾控中心墙上的标语所言:“防治艾滋病,我们都是一家人。”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