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凉山攻坚】莉莉对口支援驻点工作手记
最新动态
【凉山攻坚】莉莉对口支援驻点工作手记
2025-08-252
编者按

20253月,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凉山州重点县“三线”对口技术支援项目的支持下,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孙莉莉赴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开展为期半年的驻点工作。在海拔2600米的布拖县,孙医生克服气候、高原反应等困难,迅速投入当地妇幼健康服务工作,以精湛的医术助力守护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为当地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诠释了对口支援工作的动人力量。下面请通过《莉莉对口支援驻点日记》来感受她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点滴。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阴


正式上班一周,我已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每天清晨跟随当地医生查房成为常态,虽然语言不通需要翻译,但孕产妇们淳朴的微笑是最好的沟通桥梁。这一周里,我主导产程管理、参与下乡"两癌"筛查和进行病历质控,更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夜间抢救。




记得收治的那位无症状HIV感染孕妇,凝血功能异常合并中度贫血,属于高危产妇。下班前我特别叮嘱值班医生注意产后出血风险,果然夜间接到紧急电话。我一边电话指导用药,一边紧急赶往医院。最终,经过纱条填塞、药物缩宫等处理,将出血量控制在500ml左右。当看到产妇向我投来感激的眼神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晴


一个看似平常的早晨交接班时,一个出生仅3小时、体重2210克的"足月小样儿"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类新生儿生存能力差,属于高危儿,我特别叮嘱要密切观察。


查房途中,突然接到紧急呼叫:这个宝宝血氧饱和度骤降至80%,心率仅70多次。检查发现宝宝全身冰凉,出现低体温症状。我立即将宝宝转移到温暖环境进行复温处理,同时联系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的专家远程会诊。在排除低血糖后,考虑到可能存在心脏问题,我们及时将患儿转至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救治。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的挑战,也感谢后方"娘家人"的强力支持。在对口支援驻点的日子里,这样的生死时刻经常上演,让我更加坚定了守护生命的信念。



转眼间,在布拖县的帮扶日子已过去三分之一。我始终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当地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



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雨


在日常诊疗中,我开展"床边教学",利用现有医疗条件,结合具体病例讲解产科疾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在分娩室,我将每一次接生都化作教学现场,让当地医护人员主导操作,我在旁指导。特别是在会阴缝合技术方面,每次遇到侧切或裂伤的产妇,我都会让产科医生亲自实践,手把手教导缝合要点和技巧。




工作之余,我还定期举办业务培训讲座,围绕产科常见疾病、最新诊疗指南等内容开展系统培训。针对当地多发的产后出血病例,我详细讲解了从原因识别到应急处置的全流程管理。一位产科医生在课后感慨:"以前碰到产后出血总是慌神,现在心里有底了,知道该怎么做了。"



此外,我还开设孕产妇课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当地孕产妇讲解孕期保健、新生儿护理等知识,帮助她们提升自我保健意识。



2025年6月3日

星期二  雨


端午佳节,我跟随邓红霞院长深入龙潭镇宪次机乃村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入户调查。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脱贫摘帽,我们走访50多户村民,了解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并运用专业知识为他们解答健康问题。



节后第一天,我又来到九都镇中学为女生接种HPV疫苗。惊讶于孩子们对宫颈疾病的认知空白,我立即开展健康宣教,用通俗语言讲解疾病预防知识。看着她们认真聆听的模样,我深刻体会到支援工作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传播健康理念。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晴


那场抢救令我记忆犹新——一位在家急产的经产妇,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大出血,出血量达800ml。我们立即启动抢救流程:双静脉通路、缩宫药物、持续按摩子宫……经过1小时的奋战,产妇终于转危为安。家属那句彝语"卡莎莎"让我倍感温暖。



事后我组织病例讨论,分析这位高龄多产产妇出血原因,并提出建立"预防-监测-急救-教育"的全流程防控体系。针对布拖县高龄多产孕产妇多的特点,我们正在完善从孕前到产后的全程管理方案。




守护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妇产科医生的天职,更是对口支援工作的使命。在布拖的每一天,我都在见证生命的力量与坚韧。从产房抢救到乡村走访,从新生儿救治到健康宣教,我深切感受到对口支援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理念的播种。作为一名支援医生,我将继续以专业守护生命,用爱心浇灌希望。


来源: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


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