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防艾】十年·拾光 培土耕耘 百花吐蕊 ——大学生抗艾防艾宣传教育项目
2024-11-289
每个校园都像一块待垦的园地,随着高校防艾的种子不断播撒、生根,正茁壮成长出许多新绿,撒发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大学生抗艾防艾宣传教育项目”是“美好青春我做主”高校防艾品牌发展经验的荟萃和延伸,也是依托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简称“中艾协”)工作平台,由中艾协信息交流与数字化防控工作委员会于2021年启动和组织实施的高校防艾项目。
定方向——从经验中积累 从创新中发力
项目紧密围绕落实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以推进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进校园为重点,聚焦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支撑项目的六大核心方向:- 通过政策培训班,向校领导和老师进行政策倡导和项目活动宣传;
- 通过同伴教育骨干培训班,培训学生宣传干预活动骨干;
- 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抗艾防艾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宣传效果;
- 在校园内安装HIV尿检自检试剂+安全套自助申领设备,促进校园检测和预防服务可及性;
- 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自检需求问卷调查,指导项目精准开展;
- 以学校自愿申请原则,支持开展自选创新宣传活动,促进宣传形式更新颖、项目影响更广泛。
有保障——坚持政策倡导 建立协同机制
各项目地在项目伊始,即召开启动会及政策倡导培训班,对项目组织实施的管理架构做出部署和安排,建立起各级疾控(协会)间横向协调以及与项目学校的纵向指导框架,落实各方职责,制定项目实施计划。部分项目省的卫健、教育等相关部门,专门联合为本项目签发了通知或文件,部署项目学校开展活动,为在校园内顺利开展各项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为精准——先行培养骨干 发挥引领作用
项目以培训先行,促进学生志愿者和骨干力量快速成长,接受过培训的学生骨干以点带面,同伴影响同伴,将防艾宣传带进教室宿舍、带进朋友圈,从而快速破冰,激发其他同学的求知欲和参与意愿。部分项目校还开发出新颖的培训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防艾知识,取得良好培训效果。
种类多——校园活动多彩 活力创意兼具
项目开展四年来,各校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抗艾防艾宣传教育活动,不仅有校园摆摊宣传、班会、游园会、新生入学第一课、知识竞赛、讲演比赛、观影会、校园宣传大使选拔赛、知识撕名牌、书画展等创意活动不断开展;也开发产出了防艾短视频、网络图文、海报、情景剧、文艺节目等多类型主题内容;还创新1+X防艾打卡活动、小红书直播活动、防艾剧本杀、防艾检测卡牌桌游游戏等个性化、有创意的新型宣教内容;以及组建抗艾防艾宣传队、组织宣讲员进教室进宿舍等。让防艾知识和理念更具趣味性和亲和力,逐步覆盖整个校园。

促发现——问卷促进了解 设备促进检测
项目通过小程序平台,以电子问卷形式,积极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和自检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5.8万余份,是项目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宣教和干预工作的重要指导。
项目为学校提供了尿液自自检试剂和安全套自动申领设备,帮助学校扩大检测覆盖面,使学生HIV检测更加方便可及。通过设备申领、活动中发放自检试剂,以及检测小屋的检测咨询服务,共发现初筛阳性8人。

促创新——给予自选支持 提升参与热度
项目支持学校自选活动,由学校自行策划、自选申报,额外申请开展有创意的校内宣传活动,目前已举办了防艾欢乐秀表演、趣味篮球竞赛、“知性防艾”论坛剧场、防艾情景剧交流竞赛、校园讲师秀活动、沉浸式游戏防艾桌游游戏、防艾辩论赛等12场活动。
自主选题、自选活动拓宽了校园防艾宣传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释放了年轻创意活力,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成果多——防艾种子发芽 各项收获颇丰
经过四年寒暑,项目已覆盖17省(区市)39座城市。项目校从最初的30所高校,扩展到171所高校和中职学校。创新举办线上线下宣教活动,覆盖131万余名在校学生;举办452期同伴教育骨干培训,培养了3万余名学生志愿者和骨干;召开43期政策培训班,培训学校领导、教师、校医院医生等2900余人;为项目校安装了174台自检试剂和安全套自动领取设备,提供了2.1万余盒尿液自检试剂和49.42万盒安全套;设计制作发放海报、易拉宝、宣传卡片等印刷品45.2万份;根据学生艾滋病感染者的自述,拍摄了3部警示性宣教视频;举办12场各具特色的自选创新活动;项目专家组还制作了培训教材PPT,编写出版《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改变培训手册》;促进检测小程序累计用户达52.9万人。
四年耘土播种,大学生抗艾防艾宣传教育项目在项目学校已生根开花,颗颗新蕊,让校园里充满爱的芬芳。寄望未来,我们深情奔赴,将在继续扩大覆盖学校、持续创新、高质量产出和提炼推广模式等方面发力,为项目带去源源不断的活力,为遏制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传播作出更多贡献,让青春之花开得更加绚丽!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